莫倚麟 刘天狐
在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原油行情过程中,中石油东方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钻井工程中心审时度势,积极发挥党组织攻坚克难的先锋模范作用,狠抓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将过紧日子的“熬冬”变成了一场提质增效、苦练内功的“冬训”。
一线党员班长仔细查看机油情况
“3000余口井的钻头调整,单这一项就至少给公司节约了15万元的成本。”不久前,刚刚完成秋林三维第二、第三站钻井任务的钻井工程中心一队班组负责人张强算了这样一笔经济账。
作为一家勘探企业,钻井设备的使用是公司生产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一个项目往往会涉及到成千上万个钻井点位,仅钻机使用成本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因此,它也成为钻井工程中心提质增效专项劳动竞赛的聚焦点之一。
党员突击队员正在查验机器
“风钻和水钻在钻井质量上相当,不过风钻单机效率更高、操作也更省力,水钻则成本更低,同等情况下用水钻钻一口井可以节约不小的成本。”张强说,从成本角度看,水钻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提质增效并非单纯降成本那么简单,它还包括“安全、质量、效率”三个重要维度。
为真正解决在降低成本同时提升项目质量和效率的难题,钻井工程中心组织各一线班组的业务和技术骨干进行系统性攻关,最终确定“调整点位施工方案,优化钻机使用结构”的整体策略。各一线班组迅速对所负责区域的施工方案进行全面梳理,克服工作量成倍攀升、钻井点位地理环境复杂水源不足等诸多困难,将水钻使用比例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通过对关键细节的精细化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单位成本效能的提升,秋林三维项目钻井工序完成95.58%,获得甲方现场监督及安全监督的一致好评。
在“提质增效”主题活动中,由老党员组成的突击队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他们用精深的专业素养和不惧艰苦的使命担当冲锋在前,显著提振了打赢这场效益保卫战的信心。
“其实我也没做啥大事,只是我在做,兄弟们都能看在了眼里,然后就跟着做了。人都是互相影响的,党员就应该有个党员的样子!”处在一线的钻井班党员班长莫尚清坦言,今年是近几年来过得最紧的一年。在此关键时刻,作为党员,他更应该和其他党员一道站出来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党员质检小组每天例行工地检查
每天,莫尚清、张强和已签订退休协议、但仍主动要求回到一线的老党员郎厚成组成的党员突击队,都会跑遍负责的所有钻井点位,检查钻机保养、协调水源、调整各个点位的施工资源成了他们日常工作的标配,风雨无阻。
像这样的党员突击队在钻井工程中心还有很多,为了熬过“寒冬”,他们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数百平方公里的项目工地上引领同事们苦修“内功”。老党员郎厚成说:“这算什么,苦日子早就过过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咬紧牙关,一直坚持下去,绝不放弃!”
迎着曙光钻井
正因为抱有这样一个信念,钻井工程中心的党员们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敢于担当和勇于行动,曙光很快就会到来。